Cypherpunks 是誰?

中級2/18/2025, 4:14:30 AM
我們這些 Cypherpunks 致力於構建匿名系統。我們通過加密技術、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以及電子貨幣來捍衛我們的隱私。

TL;DR

“Cypherpunks 編寫代碼。我們知道,必須有人編寫軟件來捍衛隱私,而既然我們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獲得隱私,我們就會編寫它。”

——Eric Hughes,《Cypherpunk 宣言》

幾周前,我開始研究使用以太坊的 cypherpunk 故事。當我第一次聽到“cypherpunk”這個詞時,我把它當作形容詞,描述那些利用隱私繞過政府監控的行為。例如,有一個故事是關於幾年前,Vitalik 說他在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使用 Tornado Cash(在它被加入 OFAC 黑名單之前)向烏克蘭捐款,但他不希望俄羅斯政府看到捐款的詳細信息。

我去 YouTube 查找更多的 cypherpunk 故事,算法之神讓我發現了 Porter 在 Devcon 上的講座《我讀了每一封 1990 年代的 Cypherpunk 郵件。你應該知道的事 | Devcon SEA》。我一直想看,但直到現在才想起來。看完之後,我意識到自己對 cypherpunks 知之甚少。我只是模糊地知道他們在以太坊社區中受到高度尊敬,並通過一個郵件列表推動隱私權——僅此而已。

Porter 的講座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從那時起,我開始學習關於 cypherpunks 的知識。我觀看了紀錄片《Cypherpunks Write Code》,聽了播客《The Cypherpunks - How Hackers Prevented the Ministry of Truth》,還讀了兩封最著名的郵件:《The Crypto Anarchist Manifesto》《A Cypherpunk’s Manifesto》。這兩封郵件都不長,我強烈推薦大家閱讀。

讓我直說,天哪。Cypherpunks 在社會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無畏、富有遠見,且無可否認的酷。Cypherpunks 是一群由一個簡單動機驅動的書呆子:他們希望這個世界更加自由。他們不是為了變得富有或獲得認可而構建工具——他們構建工具是因為他們相信自由和隱私是基本權利。他們願意為捍衛這些權利而坐牢。

他們真正酷的地方在於,他們對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心。他們知道自己所構建的東西是合法的、符合道德的,而且客觀上對世界有益。他們相信,如果真的鬧到法庭上,法律會站在他們這一邊——歷史證明他們是對的。Cypherpunk Phil Zimmerman 創建了加密軟件 PGP,並且它傳播到國際間,然而美國政府指控他非法出口“武器”,這是隱私代碼,你能想象這種指控有多荒謬嗎?Cypherpunks 對他們的事業充滿信心,紛紛支持他,甚至將 PGP 的代碼印成書籍,證明它是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言論自由。政府最終放棄了案件,法院後來裁定代碼確實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但除了我個人的欽佩之外,理解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對世界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比特幣;沒有比特幣,就沒有以太坊。因此,如果沒有 cypherpunks,我現在可能在寫關於 AI 的東西。但既然你在讀這篇文章,顯然你對以太坊感興趣——那麼就準備好來一課歷史吧。

Cypherpunk 運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末,當時 NSA 嘗試阻止 MIT 的公鑰加密研究。他們竭盡所能將其排除在公眾之外,將其標記為“現代武器”,並威脅要親自追究傳播者的責任。但這並沒有阻止 20 歲的 cypherpunk Mark Miller 祕密地複製了這篇論文並在全國範圍內分發。意識到風險後,他告訴朋友們:“如果我消失了,請分享這份文件。”1978 年,美國政府撤回了對加密技術的限制,加密技術開始公開。第一次加密戰役取得了勝利,但有關隱私和自由的更大戰爭才剛剛開始。

時間來到 1991 年,軟件開發者 Phil Zimmerman 發佈了 PGP(Pretty Good Privacy),這是互聯網上首個相對易用且具有強大加密功能的祕密信息傳遞系統。他的軟件傳播到海外,而美國政府認為 Zimmerman 的行為等同於出口武器,沒有批准就違法。他們對他展開了調查。

Zimmerman 的 PGP 事件成為了自由倡導者社區的警鐘,激發了更加有組織的反應——進入了 Cypherpunk 郵件列表。它成為了討論加密學、隱私、數字貨幣和去中心化系統未來的中心。在最鼎盛的時候,該郵件列表僅有大約 2000 名訂閱者——考慮到他們產生的影響,這個數字極其微小。

儘管他們在郵件列表上的討論內容偏技術性,但始終與更大的願景相聯繫。Cypherpunks 預見到人類可能面臨的兩種未來:一種是像《1984》中的極權式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另一種則是可以實現自由的未來。在目睹美國政府一再試圖壓制加密技術之後,他們意識到必須採取行動。他們知道需要構建和部署無法被關閉的工具。如果沒有這些努力,政府將能夠使用技術,甚至是像納粹或蘇聯那樣的極權政權所夢寐以求的技術。正如 Eric Hughes 所說:“既然我們無法獲得隱私,除非我們大家都做到這一點,那我們就要自己寫代碼。”

“藉助互聯網和個人計算機,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由多個互聯節點組成的網絡,它將幾乎是無法阻止的。”

  • Timothy C. May

Cypherpunks 採取了技術驅動的歷史變革觀點。他們認為,真正的進步不是來自於遊說或選出正確的人,而是來自於技術創新和採用。如果你希望未來按某種方式展開,你必須親自去建設它。

“我們的代碼是全球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我們不在乎你是否贊成我們編寫的軟件。我們知道軟件無法被摧毀,廣泛分佈的系統也無法被關閉。”

  • Eric Hughes,《Cypherpunk 宣言》

Cypherpunks 是一群黑客、加密學家、科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和活動家,他們由一個共同的願景凝聚在一起:創造一個最大化人類自由的未來。

他們意識到互聯網能夠打破國界,為全球人民消除障礙。就像柏林牆的倒塌讓東德人民立即獲得了言論、新聞、旅行和保留自己創造的財富的自由,互聯網也為全球範圍內提供了類似的可能性。Cypherpunks 設想了互聯網可以實現的兩大自由:第一是擁有私人通信的自由,第二個,我將在後文討論。

Cypherpunk 郵件列表上的大多數郵件內容都高度技術化,專注於構建加密工具。以下是他們貢獻的一些關鍵創新:

  • 1993 年 – Mixmaster Remailers:匿名電子郵件系統,支持無法追蹤的通信。
  • 1995 年 – Tor(洋蔥路由器):基於 cypherpunk 原則的匿名上網瀏覽(後來由他人完成)。
  • 1995 年 – 加密文件系統(CFS):加密文件存儲的早期原型。
  • 1997 年 – Hashcash:一種最初為應對電子郵件垃圾郵件而設計的工作量證明系統,後來被用於比特幣挖礦。

儘管 cypherpunks 構建的許多工具並未廣泛普及(比特幣是唯一的例外),但他們的理念激發了一個更廣泛的隱私技術運動。像 VPN 這樣的工具,在 2023 年被全球超過 15 億人使用,用於保障互聯網連接和繞過審查;Signal 協議為 WhatsApp 提供端到端加密,支持其超過 27 億月活躍用戶;甚至蘋果的隱私功能,如應用追蹤透明度和設備端數據處理,每天都被數億 iPhone 用戶使用。這些技術已經變得不可或缺,支持私密通信、安全瀏覽,並在大規模上給予個人更大的個人信息控制權。

Cypherpunks 知道他們的創新不僅僅是在顛覆技術,它們還在挑戰依賴於集中控制的權力結構。這種雙重性意味著他們的工作不僅僅侷限於編程;他們還在為捍衛自由的願景而進行法律和社會鬥爭。Cypherpunk 社區對於他們的加密工具是會導致更大的個人自由、自由貿易和民主傳播,還是會導致政府的完全解體,存在分歧。但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在一個使命上團結一致,那就是創造能夠賦予自由的工具,把它們交到人們手中,讓未來從那裡展開。政府意識到這些技術的顛覆性潛力,常常通過煽動恐懼,援引壞人行為來為其控制辯護。

正如 Timothy C. May 所說:

“兒童色情、恐怖分子、洗錢者——隨便選一個。這些人將被用來作為死亡和毀滅的帶來者。沒錯,這確實是事實。但所有的技術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電話可以用來勒索、威脅、炸彈威脅、綁架案件。書籍的無控制出版可能會導致撒旦書籍的出現。”

May 的話捕捉了 cypherpunk 的視角:儘管壞人可以利用任何技術,但這些工具本身是中立的。政府害怕的那些系統,也同樣可以保護個人自由和隱私。然而,政府往往利用這些極端案例來影響公眾輿論,反對加密和隱私工具。

儘管面臨反對,cypherpunks 仍然堅持不懈。他們冒著坐牢的風險,確保他們的工作始終保持可獲取性。郵件列表上的討論也涉及到他們工作的合法性,甚至討論是否應該向白宮發送一封信解釋他們的意圖。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堅定站在中央政府面前,捍衛他們對更加自由、私密未來的願景。值得注意的法律和社會鬥爭包括:

  • 1990年代 - Cypherpunks 支持 Zimmerman:cypherpunks 集結起來捍衛 Zimmerman,通過強調加密軟件與受保護言論形式的相似性。他們將 PGP 源代碼打印出來,裝訂成書,並分發到歐洲的書店。政府意識到它會在法院戰鬥中輸掉這一案件,最終放棄了對大學出版書籍的調查,並於 1996 年終止了調查。
  • 1993年 – 電子前沿基金會 (EFF):John Gilmore 聯合創立了 EFF,致力於倡導數字隱私和言論自由,支持許多早期的加密戰鬥。
  • 1995年 – “政府保密與技術”訴訟:cypherpunks 支持 Bernstein v. United States 案,Daniel Bernstein 起訴要求將加密軟件作為言論自由的一部分來發布。此案成為標誌性案件,確立了代碼作為第一修正案下受保護的言論形式。人們甚至為加密算法紋身,以此作為一種自嘲的抗議,問道:“我現在可以去另一個國家了嗎?”
  • 1997年 – “加密戰爭”倡導:cypherpunks 在反對美國政府的 Clipper Chip 倡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倡議旨在強制要求加密後門。

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 cypherpunks 力求解鎖的第二種自由。

“我們,cypherpunks,致力於構建匿名系統。我們通過加密、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和電子貨幣來捍衛我們的隱私。”

  • Eric Hughes,《A Cypherpunk’s Manifesto》

注意到提到了電子貨幣嗎?cypherpunks 的目標是實現跨境發送價值的自由,從而增加全球經濟自由。他們的聖盃是私密地實現這一目標,構建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讓個人的活動和資產不受政府控制和沒收。

“Tim [May]、我和許多人認為電子現金是聖盃,因為它完成了圖景。許多人爭辯說,一個私密和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是構建一個新的無國界世界的關鍵組成部分。”

  • Adam Back

儘管有許多失敗的嘗試,且 cypherpunk 郵件列表逐漸冷卻,運動在 2008 年重生,當時一位化名的創始人揭開了比特幣的面紗。雖然比特幣標誌著 cypherpunks 數字“現金”夢想的實現,但他們所倡導的原則並沒有止步於此。許多他們的理念:可擴展的點對點電子現金;偽名性、高級加密、隱私保護以及最大化更多自由(如獲得金融服務的自由)——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找到了新的生命。

“這場革命的技術——而且它無疑會是一場社會和經濟革命——在過去十年中已經存在於理論中。其方法基於公鑰加密、零知識互動證明系統,以及各種交互、認證和驗證的軟件協議。”

  • Timothy C. May,《The Crypto Anarchist Manifesto》

想想看,他們在 1990 年代就討論零知識證明,真是不可思議。我想他們會為這些不僅實現了,而且正在積極塑造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成果感到驕傲。

瞭解 cypherpunks 的身份,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影響力。他們的工作為今天以太坊所見的一切奠定了基礎,這讓我不禁想:如果他們現在還在,他們會構建什麼?這是另一個話題,但我很想聽聽你對他們的精神在今天以太坊中的體現的看法。現在,我只是感激這群極客為他們的信念而奮鬥。我希望能夠繼承他們的火炬。

“我們的夢想是實現人類自由的未來,我們對未來如何展開有著奇特的信心,並用 Alan Kay 著名的話說,積極參與發明它。”

  • Mark Miller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Jason Chaskin],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Jason Chaskin],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況下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分享

目錄

Cypherpunks 是誰?

中級2/18/2025, 4:14:30 AM
我們這些 Cypherpunks 致力於構建匿名系統。我們通過加密技術、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以及電子貨幣來捍衛我們的隱私。

TL;DR

“Cypherpunks 編寫代碼。我們知道,必須有人編寫軟件來捍衛隱私,而既然我們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獲得隱私,我們就會編寫它。”

——Eric Hughes,《Cypherpunk 宣言》

幾周前,我開始研究使用以太坊的 cypherpunk 故事。當我第一次聽到“cypherpunk”這個詞時,我把它當作形容詞,描述那些利用隱私繞過政府監控的行為。例如,有一個故事是關於幾年前,Vitalik 說他在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使用 Tornado Cash(在它被加入 OFAC 黑名單之前)向烏克蘭捐款,但他不希望俄羅斯政府看到捐款的詳細信息。

我去 YouTube 查找更多的 cypherpunk 故事,算法之神讓我發現了 Porter 在 Devcon 上的講座《我讀了每一封 1990 年代的 Cypherpunk 郵件。你應該知道的事 | Devcon SEA》。我一直想看,但直到現在才想起來。看完之後,我意識到自己對 cypherpunks 知之甚少。我只是模糊地知道他們在以太坊社區中受到高度尊敬,並通過一個郵件列表推動隱私權——僅此而已。

Porter 的講座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從那時起,我開始學習關於 cypherpunks 的知識。我觀看了紀錄片《Cypherpunks Write Code》,聽了播客《The Cypherpunks - How Hackers Prevented the Ministry of Truth》,還讀了兩封最著名的郵件:《The Crypto Anarchist Manifesto》《A Cypherpunk’s Manifesto》。這兩封郵件都不長,我強烈推薦大家閱讀。

讓我直說,天哪。Cypherpunks 在社會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無畏、富有遠見,且無可否認的酷。Cypherpunks 是一群由一個簡單動機驅動的書呆子:他們希望這個世界更加自由。他們不是為了變得富有或獲得認可而構建工具——他們構建工具是因為他們相信自由和隱私是基本權利。他們願意為捍衛這些權利而坐牢。

他們真正酷的地方在於,他們對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心。他們知道自己所構建的東西是合法的、符合道德的,而且客觀上對世界有益。他們相信,如果真的鬧到法庭上,法律會站在他們這一邊——歷史證明他們是對的。Cypherpunk Phil Zimmerman 創建了加密軟件 PGP,並且它傳播到國際間,然而美國政府指控他非法出口“武器”,這是隱私代碼,你能想象這種指控有多荒謬嗎?Cypherpunks 對他們的事業充滿信心,紛紛支持他,甚至將 PGP 的代碼印成書籍,證明它是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言論自由。政府最終放棄了案件,法院後來裁定代碼確實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但除了我個人的欽佩之外,理解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對世界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比特幣;沒有比特幣,就沒有以太坊。因此,如果沒有 cypherpunks,我現在可能在寫關於 AI 的東西。但既然你在讀這篇文章,顯然你對以太坊感興趣——那麼就準備好來一課歷史吧。

Cypherpunk 運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末,當時 NSA 嘗試阻止 MIT 的公鑰加密研究。他們竭盡所能將其排除在公眾之外,將其標記為“現代武器”,並威脅要親自追究傳播者的責任。但這並沒有阻止 20 歲的 cypherpunk Mark Miller 祕密地複製了這篇論文並在全國範圍內分發。意識到風險後,他告訴朋友們:“如果我消失了,請分享這份文件。”1978 年,美國政府撤回了對加密技術的限制,加密技術開始公開。第一次加密戰役取得了勝利,但有關隱私和自由的更大戰爭才剛剛開始。

時間來到 1991 年,軟件開發者 Phil Zimmerman 發佈了 PGP(Pretty Good Privacy),這是互聯網上首個相對易用且具有強大加密功能的祕密信息傳遞系統。他的軟件傳播到海外,而美國政府認為 Zimmerman 的行為等同於出口武器,沒有批准就違法。他們對他展開了調查。

Zimmerman 的 PGP 事件成為了自由倡導者社區的警鐘,激發了更加有組織的反應——進入了 Cypherpunk 郵件列表。它成為了討論加密學、隱私、數字貨幣和去中心化系統未來的中心。在最鼎盛的時候,該郵件列表僅有大約 2000 名訂閱者——考慮到他們產生的影響,這個數字極其微小。

儘管他們在郵件列表上的討論內容偏技術性,但始終與更大的願景相聯繫。Cypherpunks 預見到人類可能面臨的兩種未來:一種是像《1984》中的極權式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另一種則是可以實現自由的未來。在目睹美國政府一再試圖壓制加密技術之後,他們意識到必須採取行動。他們知道需要構建和部署無法被關閉的工具。如果沒有這些努力,政府將能夠使用技術,甚至是像納粹或蘇聯那樣的極權政權所夢寐以求的技術。正如 Eric Hughes 所說:“既然我們無法獲得隱私,除非我們大家都做到這一點,那我們就要自己寫代碼。”

“藉助互聯網和個人計算機,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由多個互聯節點組成的網絡,它將幾乎是無法阻止的。”

  • Timothy C. May

Cypherpunks 採取了技術驅動的歷史變革觀點。他們認為,真正的進步不是來自於遊說或選出正確的人,而是來自於技術創新和採用。如果你希望未來按某種方式展開,你必須親自去建設它。

“我們的代碼是全球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我們不在乎你是否贊成我們編寫的軟件。我們知道軟件無法被摧毀,廣泛分佈的系統也無法被關閉。”

  • Eric Hughes,《Cypherpunk 宣言》

Cypherpunks 是一群黑客、加密學家、科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和活動家,他們由一個共同的願景凝聚在一起:創造一個最大化人類自由的未來。

他們意識到互聯網能夠打破國界,為全球人民消除障礙。就像柏林牆的倒塌讓東德人民立即獲得了言論、新聞、旅行和保留自己創造的財富的自由,互聯網也為全球範圍內提供了類似的可能性。Cypherpunks 設想了互聯網可以實現的兩大自由:第一是擁有私人通信的自由,第二個,我將在後文討論。

Cypherpunk 郵件列表上的大多數郵件內容都高度技術化,專注於構建加密工具。以下是他們貢獻的一些關鍵創新:

  • 1993 年 – Mixmaster Remailers:匿名電子郵件系統,支持無法追蹤的通信。
  • 1995 年 – Tor(洋蔥路由器):基於 cypherpunk 原則的匿名上網瀏覽(後來由他人完成)。
  • 1995 年 – 加密文件系統(CFS):加密文件存儲的早期原型。
  • 1997 年 – Hashcash:一種最初為應對電子郵件垃圾郵件而設計的工作量證明系統,後來被用於比特幣挖礦。

儘管 cypherpunks 構建的許多工具並未廣泛普及(比特幣是唯一的例外),但他們的理念激發了一個更廣泛的隱私技術運動。像 VPN 這樣的工具,在 2023 年被全球超過 15 億人使用,用於保障互聯網連接和繞過審查;Signal 協議為 WhatsApp 提供端到端加密,支持其超過 27 億月活躍用戶;甚至蘋果的隱私功能,如應用追蹤透明度和設備端數據處理,每天都被數億 iPhone 用戶使用。這些技術已經變得不可或缺,支持私密通信、安全瀏覽,並在大規模上給予個人更大的個人信息控制權。

Cypherpunks 知道他們的創新不僅僅是在顛覆技術,它們還在挑戰依賴於集中控制的權力結構。這種雙重性意味著他們的工作不僅僅侷限於編程;他們還在為捍衛自由的願景而進行法律和社會鬥爭。Cypherpunk 社區對於他們的加密工具是會導致更大的個人自由、自由貿易和民主傳播,還是會導致政府的完全解體,存在分歧。但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在一個使命上團結一致,那就是創造能夠賦予自由的工具,把它們交到人們手中,讓未來從那裡展開。政府意識到這些技術的顛覆性潛力,常常通過煽動恐懼,援引壞人行為來為其控制辯護。

正如 Timothy C. May 所說:

“兒童色情、恐怖分子、洗錢者——隨便選一個。這些人將被用來作為死亡和毀滅的帶來者。沒錯,這確實是事實。但所有的技術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電話可以用來勒索、威脅、炸彈威脅、綁架案件。書籍的無控制出版可能會導致撒旦書籍的出現。”

May 的話捕捉了 cypherpunk 的視角:儘管壞人可以利用任何技術,但這些工具本身是中立的。政府害怕的那些系統,也同樣可以保護個人自由和隱私。然而,政府往往利用這些極端案例來影響公眾輿論,反對加密和隱私工具。

儘管面臨反對,cypherpunks 仍然堅持不懈。他們冒著坐牢的風險,確保他們的工作始終保持可獲取性。郵件列表上的討論也涉及到他們工作的合法性,甚至討論是否應該向白宮發送一封信解釋他們的意圖。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堅定站在中央政府面前,捍衛他們對更加自由、私密未來的願景。值得注意的法律和社會鬥爭包括:

  • 1990年代 - Cypherpunks 支持 Zimmerman:cypherpunks 集結起來捍衛 Zimmerman,通過強調加密軟件與受保護言論形式的相似性。他們將 PGP 源代碼打印出來,裝訂成書,並分發到歐洲的書店。政府意識到它會在法院戰鬥中輸掉這一案件,最終放棄了對大學出版書籍的調查,並於 1996 年終止了調查。
  • 1993年 – 電子前沿基金會 (EFF):John Gilmore 聯合創立了 EFF,致力於倡導數字隱私和言論自由,支持許多早期的加密戰鬥。
  • 1995年 – “政府保密與技術”訴訟:cypherpunks 支持 Bernstein v. United States 案,Daniel Bernstein 起訴要求將加密軟件作為言論自由的一部分來發布。此案成為標誌性案件,確立了代碼作為第一修正案下受保護的言論形式。人們甚至為加密算法紋身,以此作為一種自嘲的抗議,問道:“我現在可以去另一個國家了嗎?”
  • 1997年 – “加密戰爭”倡導:cypherpunks 在反對美國政府的 Clipper Chip 倡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倡議旨在強制要求加密後門。

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 cypherpunks 力求解鎖的第二種自由。

“我們,cypherpunks,致力於構建匿名系統。我們通過加密、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和電子貨幣來捍衛我們的隱私。”

  • Eric Hughes,《A Cypherpunk’s Manifesto》

注意到提到了電子貨幣嗎?cypherpunks 的目標是實現跨境發送價值的自由,從而增加全球經濟自由。他們的聖盃是私密地實現這一目標,構建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讓個人的活動和資產不受政府控制和沒收。

“Tim [May]、我和許多人認為電子現金是聖盃,因為它完成了圖景。許多人爭辯說,一個私密和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是構建一個新的無國界世界的關鍵組成部分。”

  • Adam Back

儘管有許多失敗的嘗試,且 cypherpunk 郵件列表逐漸冷卻,運動在 2008 年重生,當時一位化名的創始人揭開了比特幣的面紗。雖然比特幣標誌著 cypherpunks 數字“現金”夢想的實現,但他們所倡導的原則並沒有止步於此。許多他們的理念:可擴展的點對點電子現金;偽名性、高級加密、隱私保護以及最大化更多自由(如獲得金融服務的自由)——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找到了新的生命。

“這場革命的技術——而且它無疑會是一場社會和經濟革命——在過去十年中已經存在於理論中。其方法基於公鑰加密、零知識互動證明系統,以及各種交互、認證和驗證的軟件協議。”

  • Timothy C. May,《The Crypto Anarchist Manifesto》

想想看,他們在 1990 年代就討論零知識證明,真是不可思議。我想他們會為這些不僅實現了,而且正在積極塑造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成果感到驕傲。

瞭解 cypherpunks 的身份,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影響力。他們的工作為今天以太坊所見的一切奠定了基礎,這讓我不禁想:如果他們現在還在,他們會構建什麼?這是另一個話題,但我很想聽聽你對他們的精神在今天以太坊中的體現的看法。現在,我只是感激這群極客為他們的信念而奮鬥。我希望能夠繼承他們的火炬。

“我們的夢想是實現人類自由的未來,我們對未來如何展開有著奇特的信心,並用 Alan Kay 著名的話說,積極參與發明它。”

  • Mark Miller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Jason Chaskin],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Jason Chaskin],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況下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