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原文標題《Hyperliquid 幣價再度突破 30 美元,被質疑爲何能異軍突起?》
上半年一度被質疑被 FUD 的 Hyperliquid 又站起來了。
5 月 22 日,隨着 BTC 突破 11 萬美元大關,HYPE 突破 30 USDT,24 小時漲幅 14.79%,總 FDV 站穩 290 億美元,躍升至加密貨幣市值第 14 位。相反,一巨鯨自 5 月 8 日在 20.4 美元附近以 5 倍槓杆做空 價值 5714 萬美元的 HYPE,該倉位目前浮虧達 1880 萬美元。爲防清算,該地址已三次追加保證金,最新一次在兩小時前「狼狽」增投 204 萬美元 USDC,以免倉位被強平。
同時,Hyperliquid 官方公告宣布,其平台數據今日創下多項歷史新高,包括未平倉合約總額(OI)達 89 億美元、24 小時交易手續費達 540 萬美元、USDC 總鎖倉量達 32 億美元。
而要知道,在兩個月前,Hyperliquid 還深陷金庫險些爆倉、「去中心化」FUD 危機,Bitmart 創始人 Arthur Hayes 在 X 上直接向 Hyperliquid 開炮,「HYPE 將回到起點」,並讓大家「停止假裝 Hyperliquid 是去中心化的」。
在 JELLY 軋空事件平息後,反而有越來越多的巨鯨開始選擇 Hyperliquid。根據 The Block 數據顯示,Hyperliquid 在軋空事件發生前就已經連續兩個月佔據幣安合約交易量的 9% 左右。
而根據 Dune 數據,Hyperliquid 無論是交易量還是用戶數都在迅猛增長。怎麼,巨鯨們難道忘了軋空事件了嗎?
Hyperliquid 選擇不是絕對的去中心化理念,而是資本效率和協議安全優先。正如佐爺在文章《Hyperliquid:9% 的幣安,78% 的中心化》中所寫——在 Perp DEX 的序列中,Hyperliquid 的創新之處並不在於架構的創新,而是用「稍微中心化」的方式,學習 GMX 的 LP 代幣化,並配合上幣、空投策略,持續激勵市場博弈,成功搶佔 CEX 牢牢佔據的衍生品市場。這不是爲 hyperliquid 辯護,而是 Perp DEX 的底色,要絕對的去中心化治理,則無法應對黑天鵝事件,來不及快速反應,要高效應對,必然需要持劍人。
所以,巨鯨們選擇了相信以智能合約爲主、質押節點投票爲輔的「執劍人」Hyperliquid,而不是成熟的 CEX。以下三點因素,是 Hyperliquid 走出陰霾的關鍵。
一、匿名需求。很多巨鯨、大戶非常注重個人隱私保護,同時也不想受中心化交易所可能存在的對於提現、轉帳的限制。
二、流動性好。池子大的地方,才容得下巨鯨翻身。實際上,只有寥寥幾所頭部的中心化交易所能看齊 Hypeliquid 的流動性。
三、公開持倉。如 James 等 KOL 可以形成這樣的一個「金錢與影響力」循環——利用 Hypeliquid 的鏈上公開大額倉位與盈利增強自身影響力,再通過影響力進一步促使散戶投資者跟單,進而達到影響市場走向目的。 而在傳統 CEX 中,KOL 還需要連接交易所 API 以展現持倉。
這輪漲,Hyperliquid 裏的巨鯨非常活躍。前有「50 倍內幕哥」(HYPE 修改槓杆前)極限操作,後有 Meme 傳奇 James Wynn 大舉明牌開多。尤其是後者,更是在 BTC 突破歷史新高的漲勢中通過近 10 億的多頭倉位狂撈超 4000 萬美金利潤。
同時,爲了破解穩定幣孳息、外流等困局,Hyperliquid 推出了原生穩定幣 HUSD,HUSD 融合了兩個核心洞察:將交易使用的計價資產(穩定幣)以及由它產生的現金流,統一納入交易平台體系內。最終結果,就是一個「公共產品」性質的穩定幣,它將原本靜態的儲備利息,轉化爲 Hyperliquid 生態的主動式、複利式增長。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 3 月 26 日晚間,Meme 幣 JELLYJELLY 遭遇空頭擠壓,一小時內一度拉升 429%,Hyperliquid Valut 接管了一個地址自行清算後的 JELLYJELLY 空頭倉位,一度浮虧超 1050 萬美元。當時的情形是如果 JELLYJELLY 達到 0.15374 美元,Hyperliquid Vault 將損失全部的 2.3 億美元資金;而隨着 Hyperliquid Vault 資金的流出,又會進一步降低 JELLYJELLY 的清算價。
事發之後,OKX 和 Binance 當晚相繼宣布上線 JELLYJELLY 永續合約,而 Hyperliquid 在 Binance 和 OKX 上線期貨合約後,迅速下架 JELLYJELLY,Hyperliquid Vault 中的 JELLYJELLY 巨額虧損空單也已被結算。
正當喫瓜羣衆以爲 Hyperliquid 是止損認輸時,事態卻迎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轉。據 Hyperliquid 官網歷史數據顯示,Hyperliquid Vault 接管的 JELLYJELLY 空單在 23 點 15 分時已經以 0.0095 美元平倉,預料中超千萬美元的損失並沒有出現,HLP Vault 甚至在該頭寸上還獲利 70.3 萬美元。隨後,Hyperliquid 發文表示,在發現可疑市場活動的證據後,驗證者集合召開會議並投票決定下架 JELLY 永續合約。除被標記的地址外,所有用戶都將從 Hyper 基金會獲得全額補償。
據 Parsec 面板數據,在本次 Jelly 清算事件發生的數小時內,Hyperliquid 平台的 USDC 淨流出高達 1.4 億美元.而此前在 3 月 12 日的 ETH 巨鯨多頭爆倉事件前後四天內,Hyperliquid 的 USDC 淨流出總額接近 3 億美元。2 月 26 日 -3 月 26 日,Hyperliquid 的 USDC 餘額也從約 25 億美元下降至 20.7 億美元。
針對此次事件,以諸多 CEX CEO 爲首的人士對 Hyperliquid 提出了質疑,他們比較一致地表示了標榜自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 Hyperliquid 的運作方式更像是一個沒有 KYC/AML 的離岸 CEX,不成熟的操作也可能成爲 FTX 2.0。不過,也有人指出,這場針對 Hyperliquid 的圍追背後,頭部交易所是最可疑的始作俑者。用戶 off_thetarget 更是在 X 上爆料稱,早在 3 月 24 日,就有人聯繫他幫忙推進 JELLYJELLY 上線幣安,該博主協助其聯繫上幣組組後,反饋都是暫時不太可能上一些 MEME。但事實卻是,就在不到 2 天的時間,幣安就決定上線 JELLY 合約,其中顯然存在隱情。
而且,這並非 Hyperliquid 第一次遇到類似問題。3 月 13 日,一位使用 50 倍槓杆的巨鯨在 Hyperliquid 上開設了價值約 3 億美元的 ETH 多單,最高浮盈達 800 萬美元。但該用戶隨後提取大部分本金和利潤,導致清算價格被推高,最終倉位被清算,淨賺約 180 萬 USDC。而平台的保險基金(HLP Vault)卻因此承擔了約 400 萬美元的損失。Hyperliquid Vault 數據顯示,在該巨鯨主動觸發清算機制後,HLP 共損失了 345 萬美元。
對此,Hyperliquid 宣布將調整槓杆限制,以優化清算管理,增強大規模清算時的市場緩衝能力, BTC 最高槓杆將調整爲 40 倍,ETH 最高槓杆將調整爲 25 倍。
結合 Hyperliquid 的規模與 Hype 的幣價表現看來,作爲 24 年 TGE 的項目,其 Perp DEX 的作用是實打實的鏈上剛需。在幣圈,千夫所指並不可怕,無可替代才是王牌。
轉發原文標題《Hyperliquid 幣價再度突破 30 美元,被質疑爲何能異軍突起?》
上半年一度被質疑被 FUD 的 Hyperliquid 又站起來了。
5 月 22 日,隨着 BTC 突破 11 萬美元大關,HYPE 突破 30 USDT,24 小時漲幅 14.79%,總 FDV 站穩 290 億美元,躍升至加密貨幣市值第 14 位。相反,一巨鯨自 5 月 8 日在 20.4 美元附近以 5 倍槓杆做空 價值 5714 萬美元的 HYPE,該倉位目前浮虧達 1880 萬美元。爲防清算,該地址已三次追加保證金,最新一次在兩小時前「狼狽」增投 204 萬美元 USDC,以免倉位被強平。
同時,Hyperliquid 官方公告宣布,其平台數據今日創下多項歷史新高,包括未平倉合約總額(OI)達 89 億美元、24 小時交易手續費達 540 萬美元、USDC 總鎖倉量達 32 億美元。
而要知道,在兩個月前,Hyperliquid 還深陷金庫險些爆倉、「去中心化」FUD 危機,Bitmart 創始人 Arthur Hayes 在 X 上直接向 Hyperliquid 開炮,「HYPE 將回到起點」,並讓大家「停止假裝 Hyperliquid 是去中心化的」。
在 JELLY 軋空事件平息後,反而有越來越多的巨鯨開始選擇 Hyperliquid。根據 The Block 數據顯示,Hyperliquid 在軋空事件發生前就已經連續兩個月佔據幣安合約交易量的 9% 左右。
而根據 Dune 數據,Hyperliquid 無論是交易量還是用戶數都在迅猛增長。怎麼,巨鯨們難道忘了軋空事件了嗎?
Hyperliquid 選擇不是絕對的去中心化理念,而是資本效率和協議安全優先。正如佐爺在文章《Hyperliquid:9% 的幣安,78% 的中心化》中所寫——在 Perp DEX 的序列中,Hyperliquid 的創新之處並不在於架構的創新,而是用「稍微中心化」的方式,學習 GMX 的 LP 代幣化,並配合上幣、空投策略,持續激勵市場博弈,成功搶佔 CEX 牢牢佔據的衍生品市場。這不是爲 hyperliquid 辯護,而是 Perp DEX 的底色,要絕對的去中心化治理,則無法應對黑天鵝事件,來不及快速反應,要高效應對,必然需要持劍人。
所以,巨鯨們選擇了相信以智能合約爲主、質押節點投票爲輔的「執劍人」Hyperliquid,而不是成熟的 CEX。以下三點因素,是 Hyperliquid 走出陰霾的關鍵。
一、匿名需求。很多巨鯨、大戶非常注重個人隱私保護,同時也不想受中心化交易所可能存在的對於提現、轉帳的限制。
二、流動性好。池子大的地方,才容得下巨鯨翻身。實際上,只有寥寥幾所頭部的中心化交易所能看齊 Hypeliquid 的流動性。
三、公開持倉。如 James 等 KOL 可以形成這樣的一個「金錢與影響力」循環——利用 Hypeliquid 的鏈上公開大額倉位與盈利增強自身影響力,再通過影響力進一步促使散戶投資者跟單,進而達到影響市場走向目的。 而在傳統 CEX 中,KOL 還需要連接交易所 API 以展現持倉。
這輪漲,Hyperliquid 裏的巨鯨非常活躍。前有「50 倍內幕哥」(HYPE 修改槓杆前)極限操作,後有 Meme 傳奇 James Wynn 大舉明牌開多。尤其是後者,更是在 BTC 突破歷史新高的漲勢中通過近 10 億的多頭倉位狂撈超 4000 萬美金利潤。
同時,爲了破解穩定幣孳息、外流等困局,Hyperliquid 推出了原生穩定幣 HUSD,HUSD 融合了兩個核心洞察:將交易使用的計價資產(穩定幣)以及由它產生的現金流,統一納入交易平台體系內。最終結果,就是一個「公共產品」性質的穩定幣,它將原本靜態的儲備利息,轉化爲 Hyperliquid 生態的主動式、複利式增長。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 3 月 26 日晚間,Meme 幣 JELLYJELLY 遭遇空頭擠壓,一小時內一度拉升 429%,Hyperliquid Valut 接管了一個地址自行清算後的 JELLYJELLY 空頭倉位,一度浮虧超 1050 萬美元。當時的情形是如果 JELLYJELLY 達到 0.15374 美元,Hyperliquid Vault 將損失全部的 2.3 億美元資金;而隨着 Hyperliquid Vault 資金的流出,又會進一步降低 JELLYJELLY 的清算價。
事發之後,OKX 和 Binance 當晚相繼宣布上線 JELLYJELLY 永續合約,而 Hyperliquid 在 Binance 和 OKX 上線期貨合約後,迅速下架 JELLYJELLY,Hyperliquid Vault 中的 JELLYJELLY 巨額虧損空單也已被結算。
正當喫瓜羣衆以爲 Hyperliquid 是止損認輸時,事態卻迎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轉。據 Hyperliquid 官網歷史數據顯示,Hyperliquid Vault 接管的 JELLYJELLY 空單在 23 點 15 分時已經以 0.0095 美元平倉,預料中超千萬美元的損失並沒有出現,HLP Vault 甚至在該頭寸上還獲利 70.3 萬美元。隨後,Hyperliquid 發文表示,在發現可疑市場活動的證據後,驗證者集合召開會議並投票決定下架 JELLY 永續合約。除被標記的地址外,所有用戶都將從 Hyper 基金會獲得全額補償。
據 Parsec 面板數據,在本次 Jelly 清算事件發生的數小時內,Hyperliquid 平台的 USDC 淨流出高達 1.4 億美元.而此前在 3 月 12 日的 ETH 巨鯨多頭爆倉事件前後四天內,Hyperliquid 的 USDC 淨流出總額接近 3 億美元。2 月 26 日 -3 月 26 日,Hyperliquid 的 USDC 餘額也從約 25 億美元下降至 20.7 億美元。
針對此次事件,以諸多 CEX CEO 爲首的人士對 Hyperliquid 提出了質疑,他們比較一致地表示了標榜自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 Hyperliquid 的運作方式更像是一個沒有 KYC/AML 的離岸 CEX,不成熟的操作也可能成爲 FTX 2.0。不過,也有人指出,這場針對 Hyperliquid 的圍追背後,頭部交易所是最可疑的始作俑者。用戶 off_thetarget 更是在 X 上爆料稱,早在 3 月 24 日,就有人聯繫他幫忙推進 JELLYJELLY 上線幣安,該博主協助其聯繫上幣組組後,反饋都是暫時不太可能上一些 MEME。但事實卻是,就在不到 2 天的時間,幣安就決定上線 JELLY 合約,其中顯然存在隱情。
而且,這並非 Hyperliquid 第一次遇到類似問題。3 月 13 日,一位使用 50 倍槓杆的巨鯨在 Hyperliquid 上開設了價值約 3 億美元的 ETH 多單,最高浮盈達 800 萬美元。但該用戶隨後提取大部分本金和利潤,導致清算價格被推高,最終倉位被清算,淨賺約 180 萬 USDC。而平台的保險基金(HLP Vault)卻因此承擔了約 400 萬美元的損失。Hyperliquid Vault 數據顯示,在該巨鯨主動觸發清算機制後,HLP 共損失了 345 萬美元。
對此,Hyperliquid 宣布將調整槓杆限制,以優化清算管理,增強大規模清算時的市場緩衝能力, BTC 最高槓杆將調整爲 40 倍,ETH 最高槓杆將調整爲 25 倍。
結合 Hyperliquid 的規模與 Hype 的幣價表現看來,作爲 24 年 TGE 的項目,其 Perp DEX 的作用是實打實的鏈上剛需。在幣圈,千夫所指並不可怕,無可替代才是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