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英媒曝光:6.1萬枚比特幣洗錢案始末及跨境追贓路徑解析
6.1萬枚比特幣被凍結,跨境追贓的法律路徑探析
近期,一起涉及百億比特幣的洗錢案件在加密貨幣圈內引起廣泛關注。案件主角是一名英國華裔女性外賣員,她因涉嫌參與大規模洗錢活動而被英國司法機關起訴。隨着更多法律文件的公開,案件的來龍去脈逐漸明晰 - 這筆巨額資金源自天津一起非法集資案。
據了解,該非法集資案的主要嫌疑人在將非法所得全部兌換爲比特幣後逃往英國,並利用這名外賣員進行洗錢活動。目前,英國司法機關已成功扣押了價值約300億元的6.1萬枚比特幣。
本文將結合實務經驗,詳細探討加密資產跨境追贓的具體路徑,爲相關案件的受害者提供可能的損失挽回思路。
案件始末:從非法集資到跨境洗錢
2014年3月,幾名犯罪嫌疑人在天津註冊成立了一家電子科技公司。該公司雖未持有任何銀行牌照,卻向社會公衆(主要是老年羣體)推銷所謂的"保本高收益"短期理財產品。這些產品承諾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00%到300%,投資期限在6到30個月不等。
在監管不足的環境下,該公司迅速擴張,在全國設立了數十家分支機構,受害者人數超過10萬。通過這種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的方式,主要嫌疑人在短時間內積累了數百億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嫌疑人早在開展非法集資之前,就已經涉足比特幣挖礦業務。2013年,她利用比特幣的第一波熱潮,開設了規模可觀的"礦場",並對外宣稱提供礦機托管服務,承諾300%的年化收益率。通過比特幣挖礦,她逐漸認識到比特幣在資金轉移和洗錢方面的獨特優勢。
正是基於這種認知,主要嫌疑人在加密資產監管尚未完善、全球反洗錢制度尚未健全的時期,要求將非法集資所得通過交易平台兌換爲比特幣。這一舉動既可以在比特幣價格漲時兌現收益,也爲日後潛逃做好了準備。
然而,2014年至2017年期間,比特幣價格大多在200美元到800美元之間波動,無法支撐其承諾的高額回報,最終導致該公司崩盤。
2017年,主要嫌疑人通過一系列身分僞造手段,成功逃往英國,僅攜帶了一臺存有大量比特幣的筆記本電腦。
到達英國後,由於自身已被列入中國黑名單且加密資產監管日趨嚴格,主要嫌疑人急需找到一個"白手套"來協助資金洗白。此時,一名在英國獨自撫養孩子的華裔女性外賣員通過小廣告與其取得聯繫。在隨後的幾年裏,這名外賣員幫助主要嫌疑人洗錢、消費,並作爲替身處理各種事務,共計爲其洗白了數百萬英鎊的贓款。
然而,這種明顯異常的消費行爲很快引起了英國監管機構的注意。經過長期布局,英國警方最終逮捕了這名外賣員,並成功扣押了約6.1萬枚比特幣。雖然主要嫌疑人仍然在逃,但大局已定。
受害者跨境追贓的可能路徑
目前,英國皇家檢察署已依據相關法律向高等法院提起追贓程序。在英國法院籤發沒收令之前,還需通過司法程序確定是否存在其他合法權利人。
對於國內案件的受害者而言,有以下幾種可能的追贓途徑:
1. 通過我國司法機關提出跨境追贓請求
我國與英國於2013年12月簽署了刑事司法協助條約,爲兩國在刑事案件涉案贓款追回方面提供了法律基礎。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司法部應是向英國司法機關發起聯繫、提出追贓要求的主要職能機構。
建議受害者可以通過合法途徑向我國司法部等職能機關提交申請書和相關證明材料,反映情況並提出追贓挽損的合法請求。
值得一提的是,外國被害人向英國司法機關提出追繳贓款的成功案例並不少見。例如,在Alamieyeseigha案中,尼日利亞通過在本國對犯罪嫌疑人定罪並在英國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成功追回了約1700萬美元的贓款。
我國在跨境司法合作方面也已積累了不少經驗,如餘振東案、李化學案等都是成功案例。
2. 自行提起民事訴訟
在香港、英國等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可以通過向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來追贓挽損。然而,在本案中,並不建議將此作爲首選方案。
主要原因是,涉案款項已從法定貨幣轉化爲加密資產,如果直接向英國司法機關提起民事訴訟,首先需要面臨證明自己是涉案財產權利人這一極大難題。即便提供了投資合同、銀行轉帳流水,也難以直接證明當前涉案的比特幣與受害者財產之間存在英國法律認可的"關聯"。
此外,在英國聘請律師發起此類訴訟成本極高,且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需謹慎考慮。
結語
加密資產的追贓挽損即使在國內也並非易事,跨境追贓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建議本案受害者對我國司法機關保持必要的耐心。相關部門將會密切關注案件進展,適時爲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