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以太坊漲不動了?揭祕鎖住加密市場的四重枷鎖

撰文:Luke,火星財經

2025年8月的加密貨幣市場,像極了臺風來臨前的海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洶湧。價格K線在圖表上被拉成一條令人焦灼的橫線,但這並非牛市的短暫休憩,而是一種極度脆弱的平衡。比特幣與以太坊的漲勢之所以停滯不前,並非源於某個單一的外部衝擊,而是市場內部四股強大且相互衝突的力量,將價格死死地“鎖”在了一個狹窄的區間內。

這四股力量如同四面無形的牆,共同構築了當下的市場困局:華爾街通過ETF湧入的百億買盤,撞上了來自早期持有者“史詩級”的利潤兌現之牆;以太坊DeFi生態內部,一個由算法驅動的去槓杆引擎正源源不斷地制造拋壓;衍生品市場則呈現出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態,散戶的投機狂熱與專業機構的深度對沖並行不悖;而最根本的,是高企的美元穩定幣收益率,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吸走了本應衝入風險資產的新增流動性。

這種微妙的平衡讓整個市場對任何宏觀風吹草動都異常敏感,任何預期之外的火星都可能引爆整個“火藥桶”。下表匯總了支撐本文分析的關鍵量化指標,它們是這場多方博弈的冰冷注腳。

表1:市場結構性壓力關鍵指標(2025年8月)

平靜的幻象:一場十億美元槓杆清洗的警示

8月中旬之前,市場彌漫着一種詭異的平靜。然而,平靜之下,是早已失衡的槓杆結構。8月14日,這份脆弱被一份超預期的通脹報告瞬間擊穿。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7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遠超預期,這個明確的宏觀利空信號,成爲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消息傳導至高度槓杆化的加密市場,後果是災難性的。24小時內,全市場清算了超過10.2億美元的衍生品頭寸,波及超過22萬名交易者。比特幣價格從超過124,000美元的歷史高位迅速回落。

但這次清算的關鍵,不在於規模,而在於其極度的不對稱性。在被血洗的頭寸中,多頭倉位高達8.72億美元,而空頭僅爲1.45億美元,比例懸殊。這無可辯駁地證明,在事件發生前,市場早已被過度、單邊的看漲情緒所綁架。交易者們建立了龐大的槓杆多頭,卻缺乏足夠的風險對沖,整個市場結構“頭重腳輕”。PPI報告只是扣動了扳機,而子彈早已上膛。這次閃崩,是對這種內部結構失衡的一次必然且殘酷的修正。

歷史性的交接:ETF的需求遭遇“元老”的拋售之牆

市場停滯的第一個核心矛盾,在於一場新舊資本之間歷史性的資產交接。

首先,我們需要對ETF的資金流入有一個準確的認知。盡管市場情緒高漲,但根據Glassnode數據源,8月份美國現貨比特幣ETF的周度淨流入維持在數億美元的穩健水平。這股來自華爾街的機構買盤是真實且持續的,但它面對的,是同樣巨大的賣盤。

那麼,這個“神祕的對手”究竟是誰?答案深藏於鏈上數據之中。Glassnode的報告揭示,2025年7月是比特幣歷史上拋售最嚴重的月份之一,長期持有者(Long-Term Holders)以每天高達10億美元的速度實現利潤。這些市場的早期參與者和建設者,正在將他們持有的比特幣,賣給通過ETF入場的新機構。

將這兩組數據放在一起,市場的停滯便得到了完美的解釋。這並非牛市引擎的熄火,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本輪換。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第一次,一邊是受嚴格監管、以資產配置爲目的的機構買方,另一邊是經歷過多個週期、以實現人生級財富爲目的的早期持有者賣方。

當前的價格橫盤,正是這兩股力量達到動態平衡的體現。ETF的資金流入,成功吸收了來自成熟投資者的巨大拋壓,避免了價格的崩潰。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的停滯恰恰是其走向成熟的標志。這場從“信念驅動”到“配置驅動”的資產大轉移,過程必然漫長且充滿摩擦,從而導致了價格在短期內的漲乏力。

DeFi去槓杆引擎:來自以太坊核心的持續逆風

市場的第二個結構性壓力,源自以太坊DeFi生態內部,一場由協議機制驅動的大規模去槓杆。

截至8月中旬,以太坊信標鏈的驗證者退出隊列規模達到了歷史峯值。約有價值31億美元的ETH正在排隊等待解除質押,而等待進入質押的ETH僅有約4.8億美元。這種資金流向的嚴重失衡,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潛在賣壓。

其根源,是一種曾廣受歡迎的DeFi槓杆收益策略的崩潰。過去,投資者通過將質押的ETH(如stETH)存入Aave等借貸協議,循環借出更多ETH進行再質押,以放大收益。這種策略的核心在於,ETH的借貸利率低於其質押收益率。然而,近期的市場波動導致借貸利率飆升,一度超過了質押收益,使得整個策略從盈利轉爲虧損。

這迫使所有參與者必須平倉,唯一的途徑就是:解除質押,取回原生ETH,償還貸款。這一系列被迫行爲,直接導致了驗證者退出隊列的“大堵車”。

與市場情緒驅動的拋售不同,這股賣壓具有兩個顯著特徵:機械性和非彈性。它是一個基於協議利率的冷冰冰的經濟決策,與市場情緒無關。並且,由於賣出是爲了償還債務,這種需求是剛性的,不會因爲價格反彈而消失。因此,這價值31億美元的退出隊列,如同一個設定好程序的賣單執行引擎,在未來十幾天內,將以可預測的速率,持續不斷地向市場釋放ETH供應,成爲以太坊價格難以逾越的結構性阻力。

分裂的市場:衍生品交易中的投機與對沖

第三重壓力,體現在衍生品市場傳遞出的高度矛盾的信號之中,它揭示了一個“精神分裂”的市場狀態。

一方面,市場的投機熱情在山寨幣領域表現得淋漓盡致。萊特幣(LTC)的未平倉合約量達到12.7億美元的歷史峯值,瑞波幣(XRP)更是飆升至超過30億美元。未平倉合約量的激增,反映了大量槓杆資金正湧入這些高波動性資產,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被推向了極致。

然而,在市場的另一端,被認爲是“聰明錢”的專業玩家,卻表現出截然相反的謹慎。在比特幣期權市場上,行權價在8萬至10萬美元區間的看跌期權(Put Options)持倉量,幾乎是同一區間看漲期權(Call Options)的五倍之多。這意味着,機構和專業交易員正在投入真金白銀購買“保險”,以防範市場可能出現的大幅回調。

這種投機與避險並存的矛盾狀態,構成了一種典型的“槓鈴式”市場結構。市場的風險被配置在兩個極端:一端是追逐高回報的山寨幣投機者,另一端是尋求極端風險保護的專業對沖者。而代表着廣泛、穩健、中期看漲信心的“中間地帶”,卻異常空虛。這種內在的分裂使得市場結構極其脆弱,缺乏統一的共識來推動價格突破關鍵阻力位。

流動性的代價:當“無風險”收益過高時

第四個,也是最根本的壓力,來自於整個加密生態系統中高昂的美元流動性成本。

當前,無論是中心化平台還是去中心化協議,美元穩定幣的存款年化收益率(APY)普遍維持在5%至14%的高位。在一個與美元1:1掛鉤的資產上能獲得如此之高的回報,這在傳統金融世界是難以想象的。它只說明了一件事:市場極度“缺錢”,對美元流動性的需求極度旺盛。

這種高收益率環境,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流動性黑洞”。對於基金和成熟投資者而言,當他們可以在一個低風險資產上獲得接近兩位數的年化回報時,將資金“停泊”在這個安全的港灣,便成了一個極其理性的選擇。

這導致了一個關鍵問題:新增的流動性無法有效轉化爲價格漲的燃料。大量本可以流入比特幣或以太坊的資本,被高利率所吸引,直接進入了無風險(或低風險)的套利策略。這些資本被困在了加密生態系統的“貨幣市場”層,而未能滲透到“資本市場”層,從根本上削弱了市場的上攻動能。

結論:警惕那只名爲“降息”的靴子

綜上所述,當前市場的停滯,是四重結構性壓力共同作用下的脆弱平衡。機構買盤被早期持有者的拋售和專業投資者的對沖所抵消;DeFi的去槓杆引擎持續施壓;而高昂的美元資金成本則抑制了新增槓杆買盤的入場意願。

在這樣脆弱的內部結構下,市場似乎將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联准会即將開啓降息週期的宏觀預期上。然而,金融市場的古老智慧一再警示我們:“買預期,賣事實”(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

當降息這只靴子真正落地之時,市場迎來的,或許並非新一輪的狂歡。考慮到持續的通脹壓力,联准会的降息很可能被市場解讀爲對潛在經濟衰退的官方確認。那一刻,降息本身可能從一個關於“流動性增加”的利好故事,轉變爲一個關於“經濟基本面惡化”的利空故事。

這一敘事的轉變,極有可能成爲引爆當前所有內部結構性矛盾的導火索。屆時,降息不僅無法提供新的漲動力,反而可能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觸發一場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出清。

在這艘暫時擱淺的加密航船上,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BTC-2.48%
ETH-4.9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