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bic社區投票選定狗狗幣 (DOGE)爲下一目標,繼門羅幣 (XMR)51%攻擊事件後,區塊鏈安全風險引擔憂

專注於人工智能的區塊鏈項目Qubic社區投票決定,在成功對隱私幣龍頭門羅幣(XMR)實施疑似51%算力攻擊後,將矛頭指向市值超350億美元的狗狗幣(DOGE)。此舉引發加密貨幣社區對工作量證明(PoW)機制安全性的深度擔憂,主流CEX曾因此暫停門羅幣存款。專家對Qubic是否完全掌控門羅網路意見不一,但算力集中化帶來的交易審查與鏈重組風險真實存在。

門羅幣網路控制風波後續

在聲稱取得門羅幣網路多數算力控制權後,Qubic社區通過投票選定了其下一個潛在目標。該事件上周已震動加密行業,引發對去中心化網路安全和算力攻擊防御能力的廣泛討論。

狗狗幣成下一目標,社區投票結果出爐

Qubic創始人Sergey Ivancheglo向其社區發起投票,詢問下一個應針對的支持ASIC礦機的工作量證明區塊鏈。選項包括狗狗幣(DOGE)、Kaspa(KAS)和Zcash(ZEC)。Ivancheglo在上周日(發稿日前)於社交媒體平台X上確認:“Qubic社區選擇了狗狗幣。” 市值超過350億美元的狗狗幣獲得超300票支持,超過了其他選項的總和,凸顯社區對高市值加密貨幣發起挑戰的興趣。

Qubic宣稱掌控門羅幣算力

上周,Qubic宣布其已奪取門羅幣網路的多數算力,令加密行業震驚。在與門羅幣礦工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算力爭奪戰後,其礦池成功重組了六個區塊。根據MiningPoolStats數據,截至發稿時,該礦池掌控着約2.32 GH/s的算力,是門羅網路上最強大的礦池。門羅幣算力分布因此發生劇變。

交易所反應與安全隱憂

此次門羅幣網路疑似被控制的事件迫使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暫時中止了門羅幣存款業務,理由是“網路完整性存在潛在風險”。盡管提現和交易功能未受影響,但存款服務需待交易所評估網路穩定後方能恢復。這反映了中心化交易所對鏈安全事件的敏感響應。

Qubic動機與目標闡述

當被問及攻擊動機時,Ivancheglo在X上表示:“大量電力被無用的#PoW(工作量证明)消耗了,我们需要这些电力用于#AI(人工智能)。”他補充道:“這些話可能現在難以理解,我目前無法透露更多,未來它們終將不言自明。”Qubic強調其“最終目標”是由Qubic礦工爲門羅幣提供安全保障,並聲稱門羅的核心隱私功能和交易速度未受影響。

專家意見分歧:攻擊是否成功?

雖然Qubic宣稱此次事件證明了其對網路實現了完全控制,但門羅幣開發者對此提出異議。SeraiDEX首席開發員Luke Parker認爲,六個區塊的重組並不能明確證明一次成功的51%攻擊,只能說明“一個擁有高算力的對手碰巧成功了”。然而,網路安全公司SlowMist聯合創始人Zhong Chenming則認爲這次攻擊“似乎已經成功”,並警告Qubic的礦池理論上現在可以審查任何交易甚至重寫區塊鏈歷史記錄。這凸顯了工作量證明機制潛在漏洞的風險。

經濟驅動與衝突起源

此次衝突始於六月下旬,當時Qubic宣布將其通常用於人工智能相關任務的工作量證明模型轉向門羅幣挖礦。挖出的門羅幣將用於回購並銷毀Qubic代幣,這爲壓制門羅網路提供了直接的經濟激勵,形成了獨特的算力經濟攻擊模型。

對工作量證明機制的深遠影響

Qubic的擴張計劃引發了對工作量證明安全性的新擔憂。通過將目標鎖定爲狗狗幣這樣的知名網路,該項目正在測試該領域一些最成熟區塊鏈的抗壓能力。51%攻擊允許單一實體控制網路的大部分挖礦算力,從而實現雙花攻擊和區塊重組。盡管狗狗幣的規模遠超門羅幣,挑戰更大,但Qubic社區的投票明確顯示了其嘗試的意圖。作爲領先的模因幣和市值前十的數字資產,狗狗幣若遭遇任何重大中斷,都可能在整個加密市場引發連鎖反應和市場波動。

結語

Qubic社區將目標轉向狗狗幣的決定,無疑爲加密貨幣領域,尤其是採用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的項目,敲響了區塊鏈安全警鍾。繼門羅幣遭遇算力集中威脅後,市值龐大的狗狗幣成爲下一個目標,凸顯了即使是頭部項目也面臨潛在算力攻擊風險。此次事件的核心爭議在於Qubic對門羅網路的控制程度及其長期意圖,同時迫使整個行業重新審視工作量證明機制在抵御大規模算力入侵方面的韌性。市場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特別是其對狗狗幣網路安全和加密貨幣市場信心可能產生的衝擊。

DOGE-4.14%
QUBIC-2.9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