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报告发布:稳健实现多维增长
🔹衍生品交易量达 7,400 亿美元,市占率攀升至 11%,创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发,超额认购率高达 7325.60%,高峰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线了超过400个代币,空投数量及奖励持续刷新纪录🔹储备金总规模达 105.04 亿美元,$GT 累计销毁超 1.8 亿枚
Gate 将继续以强劲增长拓展全球生态布局,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完整报告详见: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协议效力引争议 法院判决暴露认知不足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协议是否有效?一起争议案例引发的思考
近期,新疆乌鲁木齐市某法院审结的一个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案涉及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合作协议,法院最终认定该协议无效,理由却显得颇为牵强。这一判决引发了人们对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合作协议法律效力的讨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如何应对的思考。
案情概要
2023年11月,孙某与鲁某签订了《虚拟货币资产处理合作合同书》,约定双方利用各自资源开展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合作。孙某支付20万元作为履约保证金,由鲁某保管。然而,合作过程中产生纠纷,孙某于2024年12月起诉鲁某,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保证金及利息。
法院判决及依据
法院判定《虚拟货币资产处理合作合同书》无效,同时驳回了孙某要求退还保证金的请求。
合同无效的理由
法院援引2017年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认为虚拟货币不属于法定货币,任何平台不得从事法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法院认为,孙某和鲁某的行为本质上支持了虚拟货币和法币的兑换,违背了公共利益,因此合同无效。
不返还保证金的理由
尽管合同被认定无效,法院并未支持返还保证金的诉求。法院认为,基于双方提供的证据,孙某和鲁某构成了实际的合伙关系。根据合伙关系的法律规定,在合伙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判决存在的问题
这一判决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法院混淆了不同类型的协议。本案涉及的是两个自然人间的合作协议,而非处置公司与居间人或委托机关之间的协议。然而,法院的论述似乎将所有涉及虚拟货币兑换的协议都视为违背公序良俗。
裁判依据不当。2017年的监管文件主要针对ICO活动,其规制对象是代币融资交易平台,而非个人或司法处置机构。2021年十部委发布的通知可能更适用于本案,但即便如此,也不足以直接否定司法处置合作协议的有效性。
忽视了合规处置的现实操作。目前,合规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通常在境外进行变现,再将资金结汇入境,这一做法符合现行监管规定。
对合伙关系的认定可能存在争议。法院是否有充分证据支持将双方关系认定为合伙,还有待进一步澄清。
结语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已逐渐成为一项常规业务,在当前监管环境下,合法合规处置涉案虚拟货币已成为行业共识。相关合作协议不应被轻易认定为无效。这一案例反映出,尽管虚拟货币已存在多年,但司法机关对其了解仍有不足。随着区块链技术和相关知识的普及,预计未来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的认知将会不断提高,从而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判决。